白石动态

见证天胶衍生品市场不断发展壮大

发布时间:来源:上海橡胶企业联谊会会长、白石资产董事长 王智宏

与中国天然橡胶期货市场一起成长是我这30年的见证。回想起刚刚踏入天然橡胶行业时的激情和渴望,我对这个市场充满了好奇心和追求。从1993年进入国内期货行业到如今专职投资交易,我见证了这30年来天胶期货乃至整个期货市场的发展变迁。2023年,正值国内天然橡胶期货上市的30周年,从早期交易十分活跃的明星品种,发展到当下基本完备的天胶期货衍生品市场体系,天然橡胶期货市场展示出了蓬勃的生命力。

坎坷过往:天然橡胶期货市场曾在风雨中前行

我是从外盘交易开始接触期货市场的,当时是上世纪90年代的初期阶段,国内期货市场还处于萌芽阶段。至今,我仍记在得当时的海外市场上东京和新加坡市场天然橡胶期货占据着国际市场的主导地位。而在国内市场,海南、广东、上海等多地交易所都上市了天然橡胶期货合约,其中以海南中商期货交易所的天然橡胶期货交易最为活跃。

作为国内最早期上市的期货品种之一,以天然橡胶为标的的期货合约上市后,吸引了一大批投资者的追捧,同时也逐步显现出产业参与的特征,国内大型农垦企业都参与进来,以至于早期的天胶期货也一度成为市场交易量、持仓量、交割量最大的合约。

在我看来,天然橡胶市场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因为其本身包含农产品与工业品属性,又与能源化工息息相关,是国家国防和工业建设不可缺少的战略物资。作为这样一个具备多种属性的品种,吸引了很多市场参与主体前来交易,尤其是卖出保值的开展,显示出了比较明显的参与特征。

随着国内期货市场在20世纪90年代先后进行两次清理整顿,最终天然橡胶期货在上海期货交易所落地生根。紧接着步入21世纪,伴随着我国汽车工业的飞速发展,天然橡胶期货衍生品市场也迎来了全新的发展阶段。我亲眼见证了市场应用最为广泛的20号胶成功上市期货合约,和天然橡胶期货、期权、标准仓单、延伸仓单、保税仓单交易以及天然橡胶“保险+期货”、期权稳产等行动为国内天胶产业及汽车工业发展保驾护航。

焕发新生:建立中国特色的天然橡胶衍生品市场体系

上期所成立初期,只有铜、铝期货和天然橡胶期货这三个“元老级”品种。我认为,当时以铜、铝期货为主的有色金属期货主要对标国际市场,价格跟随伦敦金属交易所的金属价格变动。天然橡胶期货品种的个性化较为突出,市场基础相对比较薄弱,这也为当时的市场建设带来了一定的挑战。

随着新世纪的到来,国内市场的市场化程度不断加深,进入到参与全球分工的高速发展阶段。产业企业对于期货市场价格发现、保值避险的需求进一步上升,也对交易所品种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在这样的背景下,为了进一步培育天然橡胶期货市场,在上期所的支持下,当时有十几家期货公司共同开展天然橡胶期货的市场调研和市场推广工作。

回顾那时的市场背景,我清楚地记得当时的外部环境并不明朗,全球市场逐步走出阴霾,而中国也正好跨入一个新的经济增长期,大宗商品市场整体还处于历史低点位置。而当时国内天胶价格每吨在8000-9000元的位置上,进口价格大概是每吨1000多美元。

在这样的行情下,我们跑去产区调研看到,热带经济作物包括水果种植替代了很多的胶林种植,也就是说橡胶树因为不赚钱被砍掉了很多。而实际上,当时海外主产区包括东南亚那边也出现了类似的情况,在宏观和产业周期的共振下,当时胶价所创下的低点到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机时也没被打破。

但是在上期所的不懈努力下,经过之后连续多年不断的市场培育,产品、标准、技术、规则等体系制度不断完善,国内的天然橡胶期货也奠定了之后的行业地位。从2006年开始,上海天然橡胶期货市场规模大幅提升,全面超越世界同类品种,持续位于全球天然橡胶衍生品市场第一。也是从这里开始,全球天然橡胶的定价重心开始向上海倾斜,形成了与新加坡SICOM、东京TOCOM之间“三足鼎立”的局面。

2019年以来,上期所国际化步伐不断加快,衍生品体系建设也在持续完善,在天然橡胶期货市场的基础上,逐步推出了天然橡胶期货期权、20号胶期货、天然橡胶标准仓单及延伸仓单、20号胶保税标准仓单、“保险+期货”和场外期权助企项目等,形成了覆盖期货期权、场内场外,连通境内境外的多层次天然橡胶衍生品体系,满足和服务实体产业丰富多样的风险管理需求。

作为中国天然橡胶行业的从业者,我感受颇深。从现货流通领域来看,目前天然橡胶现货贸易基本上是参照上期所天然橡胶期货与20号胶期货的合约报价,在此基础上加上升贴水形成新的贸易定价机制。

基于国内天然橡胶衍生品市场的不断发展壮大,期货标准品、非标准品的数量大幅上升,使中国天然橡胶物流池攀升至全球首位,也就是说中国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天胶贸易集散地。从结构上看,我们既有国产的全乳(WF)胶,又有进口的烟胶片,同时还有国产及进口的20号胶作为标准品期货库存。此外,还有巨大的非期货标准品库存,共同构成天然橡胶整个大物流池,这样的底层资产也成为定价功能上的重要基石,因为如果没有物流与实物作为支撑,定价能力将成为空谈。

从产业参与者的角度来说,我认为天然橡胶期货衍生品市场既服务了上游产胶企业,同时也服务了下游轮胎企业,通过这些年的市场历练,它的价格结构其实更多展现出负基差较大的特征,你会发现上游企业的保值需求会进入期货市场,而下游的轮胎企业也会在现货低基差的环境下买入,这其实是产业参与者最希望看到的情況。同时,天然橡胶期货市场每年的流转量是很高的。在每次基差拉大与收敛的过程中,会为产业带来很多的参与机会与利润贡献,做到真正为产业上下游服务。

天然像胶作为大宗商品中一个重要的资源品,具有很强的配置功能,可以说是一个理想的交易标的。不论是从大类资产的角度来说,还是作为投资性的安排,包括其自身估值来讲,我发现天然橡胶期货具有很强的交易驱动力,相对于其他工业品也具有较大的价格弹性,因此存在更多的交易机会。

风雨三十年的岁月见证了我的天然橡胶之旅。作为市场的参与者,看到天然橡胶在中国发挥着良好的定价影响力,我倍感欣慰。我可以自豪地说,我国已经建立了一个完整的天然橡胶期货衍生品市场体系,并形成了特色化的产融结合,同时下游汽车工业的崛起也为市场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础。中国特色的天然橡胶定价机制也展现了巨大的潜力和前景,我对未来充满信心,相信天然橡胶市场将持续发展,并为我国经济的繁荣做出重要贡献。